更多内容行业动态
食品包装协会发布消费警示
糕点托、烘烤用纸、重复使用的筷子以及陶瓷餐具会存在哪些安全隐患?在12月18日举办的中国食品包装行业交流会上,国际食品包装协会秘书长董金狮表示,这些日常广泛存在于食品包装消费环节的安全问题,需要消费者提高警惕,在食品生产企业自律的基础上,消费者也要不断培养科学消费的意识。
油纸概念模糊不清
油纸是大多数消费者眼中比较常用的食品包装材料,如糕点托、烘烤用纸等。但用油纸包装食品是否安全呢?
目前,在国家质检总局《食品用纸包装、容器等制品生产许可实施细则》中,实施市场准入制度管理的食品用纸包装、容器等制品产品共有两类21个产品,其中“食品用纸包装中”包括热封性茶叶滤纸、鸡皮纸、食品羊皮纸、玻璃纸、食品包装纸(包括涂蜡纸、淋膜纸等)、食品包装纸板(包括淋膜纸板、白纸板)。
通常说的油纸属于以上哪一类不得而知。日常生活中的食品包装,往往指包装盒、包装袋等容器,油纸作为糕点用纸、烘烤用纸等,其安全问题往往容易被忽视,一般批发市场销售的油纸在包装及产品上无任何标识,安全问题得不到保障。
由于食品包装用油纸的概念模糊,消费者应尽量去有品牌保证的糕点店购买糕点,且要注意,糕点不可直接包着包装纸进行微波加热,以免油纸遇高温析出有害物质,危害身体健康。
重复使用筷子无国标
筷子是人们一日三餐离不开的工具。重复使用的筷子大致可以分为竹筷、木筷、不锈钢筷、密胺筷,不同材质的筷子有着不同的注意事项。
竹筷、木筷属于天然材质,是一般消费者的首选。而不锈钢筷、密胺筷可能存在重金属超标、密胺粉原料不合格导致甲醛析出等危害。国家曾针对一次性木筷、竹筷出台了强制性国家标准以进行质量把控,而对于可以重复使用的筷子目前尚无国家标准。
消费者在选购竹筷、木筷时,不要单纯追求天然选择“裸色”的筷子,而应该选择涂有一层生漆的筷子,以防筷子易磨损开裂,食物残渣残留在缝隙中,滋生细菌。生漆又称天然漆,是从漆树上采割的乳白色胶状液体,国家出台了《生漆》(GB/T14703-2008)来规范生漆的质量要求。
董金狮表示,筷子在日常使用中应尽量减少磕碰,建议半年更换一次且尽量将筷子竖着放,勿选择强酸强碱洗涤剂,以免残留的化学物对人体造成伤害。需要接触高温、油炸等食物时,尽量不要选择涂了生漆的筷子,应选用“全裸”的筷子。
很多单位食堂、饭店、餐馆使用的密胺筷子,虽然滋生细菌的几率较小,但要注意认准QS标志,谨防购买到用尿醛树脂生产的不耐热、易于释放致癌物甲醛的假冒伪劣产品。
陶瓷餐具勿选用釉上彩
陶瓷餐具的制作方法分为釉上彩、釉中彩、釉下彩三种。摸起来有凹凸感的叫釉上彩,在烧制的过程中用颜料制成花纸贴在釉面上或直接以颜料绘于产品表面,再经低温烤烧而成;釉中彩颜料可沉入釉中,冷却后被釉层覆盖,制品表面平滑,手触无明显凹凸感;釉下彩是烧完后把彩图绘上去,再上釉烧制。陶瓷餐具中主要危害来自于其中的重金属,这些重金属来自于釉上的颜料。
消费者在购买时总能看到带有金边银边的陶瓷餐具,而实际上这些金边银边并不是金也不是银,而是重金属铅、铬、汞、镭等。铅会影响智力发育、血液、肝脏和骨骼,甚至导致癌症,放射性元素镭会杀伤白血球,汞会引起肝、肾硬化。
董金狮就选购及使用陶瓷餐具问题提出建议。(1)不要选用釉上彩装饰的、特别是与食物相接触面带有彩饰的陶瓷餐具,选用釉下彩或釉中彩是比较安全的。(2)选购时用指甲刮,釉彩能用指甲刮掉,就很可能是重金属超标的劣质产品,尽量选择无铅釉餐具或白瓷餐具。(3)买回的陶瓷餐具应先用开水煮5分钟,或者用醋浸泡2-3小时,这样可以去掉大部分的有毒物质,降低陶瓷对人体的潜在危害,如果浸泡过程中餐具颜色发生变化,最好弃之不用。(4)不要长期用陶瓷餐具存放酸性食品和果汁、酒、咖啡等饮料。时间越长,温度越高,就越容易溶解出铅,加重毒副作用。(5)选购微波炉用陶瓷餐具,应避免有金属装饰的产品。
印刷机,瓦楞纸板,模切机,覆膜机,油墨,水印,开槽,胶印,凹印,装订机,切纸机,糊盒机,粘箱机,纸板线,等离子,胶水,热熔胶,喷胶,贴窗机,二片拼接,PE,PP,捆包机,四联,客户云,双片糊盒机,高精度粘箱机,自动供盘,自动码垛,纸箱,彩盒,后道,机器人,钉箱机,贴面机,裱纸机,单面机